2020終於到尾聲了,連尾巴都要橫掃一波,這氣溫只適合裹棉被在家趕PPT。
下一回合錄製的是感情篇,身為兩性文章起家的作者,做心靈工作一天到晚被問「可以占卜看看他對我是不是真愛嗎?」「他這樣是不是不愛我,還是只是另一種版本的愛?」「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在磨合,而不是不適合?」
這篇不是要討論愛情的十萬個為什麼,有興趣的請參考拙作《有些情傷過不了,是因為你還不夠懂自己》,裡面有非常細緻的盲點分析。這次我們在線上課程討論的是:為什麼我們會一直想問這些問題?
有些人是追著問占卜師,有些人是直接問另一半,有人三天兩頭抽牌確認對方的真心(對,我很久以前幹過這種事XD),但最後我發現這些問題都不是重點,而是「為什麼我們會想問?」
源頭是「安全感」的低落,以至於我們想向對方索取無限期、無條件的提供「安全感」──然而跳脫出來看,這不但不可能達成,甚至還會降低「保固年限」,原本十年沒問題,被需索久了,累了倦了,又沒有其他繼續的理由,感情三年就報銷了。
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修復自己,提高安全感?
有的,一個是追本溯源,試著用直覺式牌卡找出自己不安的源頭;
另一個是真正療癒不安的體質,培養穩定的內在能量,也就是「專注力」練習。
前者在線上課程會教,後者請參考《專注,是一種資產》,裡面有分享我自己透過專注力練習,降低了原本強烈的焦慮型依戀,讓感情更成熟穩定的案例。
線上課程募資最後倒數>>>https://bit.ly/3640e2q